天富平台我的家鄉瓦口嶺是山東省中部的一個小山村。北臨泉門嶺,南臨南嶺,横河自西向東贯穿全村。從河的上游到下游,河岸兩側依次有勞權、額格泉、南泉、嘉禾泉。這些泉水不僅豐富了横河的水,也滋養了村里的村民。
南泉離村子最近,和村民的關係也最密切。它位於村子南邊的南嶺山脚下。南嶺山脚下和横河交匯的地方,有一個小懸崖,大概二三十米高,不是很陡,人可以慢慢爬。離地面六七米,有幾個大石梁,石梁中間有兩個裂缝,泉水從里面流出來。裂缝最寬處不超過十釐米,高度在半米左右。從外面看,内壁長滿了青苔,看不出有多深。泉水流量不大,順著石牆汩汩流出。好像不是流動的。如果在出水口放上一片樹葉,泉水就會變成一個微型瀑佈,流動起來會更明顯。據村里的老人說,不管旱涝,南泉的水這麼慢地流了很多年,從來沒有幹涸過。
南泉的水清凉甘甜,可以直接饮用。離泉不遠,村里有大片農田。每當麥收季節,天富平台割麥子的人都口渴。他們不需要回家取水。他們只需要走到泉邊,雙手合十,捧起一把泉水,就可以自由饮用了。孩子們把蓖麻葉的兩邊捲起來,形成一個天然的容器,這樣他們喝的泉水也有蓖麻葉的味道。泉水也可以代替冰箱。炎熱的夏天,拿一桶冷泉水,放一個西瓜或者幾瓶啤酒在里面,等一會兒,就可以享用冰鎮西瓜或者冰鎮啤酒了。村里喜歡喝茶的人,每天都去南泉接一桶泉水,泡出來的茶特別香。他們說用這種方法沏的茶可以延年益寿。
大旱之年,南泉成了村民們的救命泉。我在家鄉長大,直到十二歲。在我的記憶中,有過幾次幹旱,村里的幾口井都打到底了。只有南拳還在慢慢跑。人們手里拿著水桶排隊去南泉取水。村里人口最多的時候,大概有一千口,三百多戶人家。以泉水的流速,40分鍾左右就能灌滿一車水,取水的隊伍會排到很遠,甚至24小時不斷人。時至今日,我還能回憶起小時候晚上打著手電筒,和大人一起去南泉挑水的場景。即便如此,人們也不驚慌。他們知道南泉不會幹涸,幹旱總會過去。的確,南泉的泉水一次次幫助村里的人度過了難關。
天富平台近年來,隨著城市化的影響,越來越多的人搬出了村莊,我就是其中之一。但每次回家看望父母,都會順道去南泉看看。還是滴的那麼慢。村里已經裝了自來水,但我還是能遇到去打水的老人。他們說南泉的水很好喝,可以延年益寿。